發布時間: 2018.05.31
1. 關于NF-κB
核因子κB(nuclear factor-kappa B, NF-κB)是一種重要的轉錄因子,其組成性活化存在于眾多腫瘤中,并與骨髓瘤的發生、發展、耐藥更是密切相關。
2. 經典的NF-κB通路
經典途徑激活的NF-κB主要是當細胞受到外界信號刺激后,IKKβ活化將IκB磷酸化,磷酸化的IκB隨即被泛素化并經26S蛋白酶體降解,致使NF-κB與抑制因子分離,p50/p65進入細胞核與其靶基因啟動子區的DNA序列結合從而激活基因轉錄。若抑制蛋白酶體的功能,就會讓骨髓瘤細胞不堪重負,最終崩潰和死亡。
而萬珂就是通過對蛋白酶體的抑制,從而控制經典NF-κB通路,使P50/P65無法進入細胞核,從而使骨髓瘤細胞凋亡,將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提高了2-3倍。(詳見下圖)
3. 萬珂耐藥,經典通路失效
隨著萬珂的應用時間增長,其對蛋白酶體的抑制能夠促進IκB經自噬途徑降解,從而激活NF-κB,這導致了MM細胞對硼替佐米的耐藥性增強。(PLoS One. 2012;7(2):e32584.)
Ibrutinib對P65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已經在很多的相關研究中發表。主要的國內外研究有:
1、J. MacEwan (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)
原文:Specifically, ibrutinib blocks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erine-536 of the p65 subunit of NF-κB, preventing its nuclear translocation.
2.天津市腫瘤醫院王亞非教授
原文:Ibrutinib markedly inhibited basal p65 and IkBa phosphorylation in U266 cells compared to LP-1 cells.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
ibrutinib downregulates miR-21 by inhibiting the
NF- kB pathway.
1、ibrutinib+dexamethasone for RRMM
伊布替尼+地米對于復發難治患者的治療早在2015年的ASH會議上就做了初次報告,今年2月13日,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進行了正式研究結果的發布。
患者:復發難治MM患者(平均治療線數3.5)
分為四組:
Cohort1 (n=13): Ibr 420mg/d;
Cohort2 (n=18):
Ibr 420mg/d+Dex 40mg/wk;
Cohort3 (n=18): Ibr 840mg/d;
Cohort4 (n=43):
Ibr 840mg/d+Dex 40mg/wk
在之前治療中,接近100%的患者均已經使用過蛋白酶體抑制劑(萬珂類)及免疫調節劑(來那度胺類),接近60%的患者對萬珂及來那度胺耐藥。
本文作者,哈佛醫學院Richardson教授認為伊布替尼+地米展現出對此類難治患者較為顯著的療效,支持其加入組合方案進行更深入的研究:
原文:I+D produced notable responses in this heavily pretreated population. The encouraging efficacy supports its further evaluation as part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.
2、ibrutinib+carfilzomib/Dex for RRMM
4月3日,leukemia&lymphoma上也發表了Ibrutinib+carfilzomib/Dex的1期研究,42入組患者在本次治療前中位治療線數為3,其中接近75%的患者對萬珂和來那度胺耐藥。
總結:
1、萬珂對蛋白酶體的抑制能夠促進IκB經自噬途徑降解,促進P65磷酸化。NF-κB隨之進入細胞核激活基因轉錄,導致經典路徑轉換,萬珂耐藥發生。
2、國內外研究顯示Ibrutinib可以通過抑制P65磷酸化從而抑制IkB自噬途徑對NF-kB的激活。
3、臨床研究顯示,Ibrutinib 840mg/d能夠對復發難治的MM患者具有較為不錯的療效,聯合蛋白酶體抑制劑使用,能夠獲得更好的療效,萬珂耐藥的患者效果更佳。